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寒门仕子齐誉笔趣阁 > 第038章 方程解题

第038章 方程解题(第2/3 页)

目录
最新都市言情小说: 我竟成了最后的王爷大明:日记造反,老朱追着我狂砍目标三八线夫君入伍后她开厂致富了大明新世纪:赤潮寒门风流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开局奸佞,抬棺进谏震惊女帝!西川欲晓1909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红楼:林府崛起一跃成皇抗日之特战枪神锦绣大唐房俊房玄龄代晋新一代兵之王者德意志乃欧罗巴之主抄家流放之后她成了女神探美利坚的华人国父

“汉王?”

那酒客长叹道:“是啊!谁都没想到,汉王竟然公开庇护起了葛裘,还借机抨击朝廷残暴屠戮,这有违祖宗定下的律法,地方官不得干涉道教的事宜……”

“王爷怎么和皇上唱起反调来了?”

“那谁知道呀!”

确实奇怪,一家人居然说出了两家话。

而且还是公然说出,这也把朝廷目光的焦点直接从永川转向了山东。

至于这位汉王,据传还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先皇的次子,因能征善战勇冠三军,曾被人视为储君的第一人选。尤其是,他曾数次救圣驾于危难之间,功劳巨大。

在本朝,藩王是有封地的,美其名曰代天子守藩篱,这听起来是很有面子的,但实际上却限制极多。

藩王虽然身份尊贵,却没有一点自由,依据本朝的律法,若无天子的圣旨,他们是不能离开封地的,否则就会以谋反论处。

最早时,先帝曾汉王的封地赐在了云南,但他嫌弃云南偏僻,迟迟不肯就藩。后来,先皇念及他的功勋,又把封地改赐在了山东,府邸就建在了乐安。

汉王功高,谁人敢去捋其虎须?如今他公开庇护拜帝教,朝廷还能怎么办?

齐誉感慨着,但这种大事也不是他一个小童生所能操心的,听听也就罢了。

而后就和戚景返回了寓馆。

考试为主,不能分心。

今天晚上,齐誉选择了早睡,因为明天就是院试的第二场——附试的开考时间。

能不能成为秀才,就在此一举了。

次日,天方破晓,考生们便爬下床来,该洗漱的洗漱,该吃饭的吃饭。反正也睡不着,不如早起一会儿清醒一下头脑。

出发!

考场外已经聚集了七八百名考生,他们个个面色凛然,有的甚至还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气概。

然而,在这些人中,过关的最多也只有三成,这还是按照高比例来估算的。

据说,后面的乡试、会试、更加残酷。

附试开考了!

发卷,阅卷,然后审题。

才大致看了一眼,齐誉就禁不住乐了,这道时文的题目出得,有点……呵呵!

题目是:《孔子见两小儿日多乎》。

咳咳……

不要想歪了,这可是一篇很正经的道德文章。

先解题,单就题目本身来说就是一道截搭题,这个典故出自于《两小儿辩日》。这题目取只文章的首和尾,中间故意空去一大部分,让你进行脑补。

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把该文章背得烂熟,还要能做到深刻的理解,如果你只会啃字眼,那就直接掉坑里了。

《两小儿辩日》的寓意就是学无止境,你想,就连两个小孩的辩论都难到了孔子,那就足以说明问题了。同时,还高度赞扬了孔圣人他敢于承认自己不足,实事求是的高尚品格。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分析透彻了之后,再用这个中心思想来作一篇时文,这种题目属于是坑中带坑,可千万不要被题目的文字给带偏了。

再看下一题。

哈哈……

作为前世的理科男,齐誉终于感觉有了用武之地。

题目是这样的:蝗灾至,永川府境内小善人和大乡绅共捐纹银两千一百两,已知,小善人比大乡绅多五人,而大乡绅比小善人平均每人多捐十两。问,大乡绅与小善人的捐赠的均数为几何?

重点:均数俩字。

这道题属于是算学中的‘盈不足’的范畴,可是,这些专于四书五经的童生们,能有几人是精于计算的?而且,这还不是一般难度的算术题。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数,就是特指算学,虽说倡导考子们博学广义,但经典文章都压弯了腰,谁还有精力去学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三国之宋人崛起
返回顶部